2)第二十六章 批发商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抽出二十个机灵人儿来。每天让这帮小子拿假介绍信泡在京城旅馆里。跟各路采购员交朋友套磁,拉生意搞推销。

  而他和陈力泉亲自负责采购,做现场交易。

  但这样,每天下午他们就不能着家了,怎么也得天黑了才能回来呢。

  要说搁平时没事,现在可就不行了。因为谁见面儿都问问他们俩“又回来这么晚啊?”“忙什么去了?”光每天糊弄、敷衍周围这帮人,让人家不起疑就够费劲的。

  这反倒是让人感到一种“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的苦恼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洪衍武也在抓紧事件办。那就是在抢在月中之前,他还得尽全力再收敛一次印石和字画。

  为这个,他把买“猴票”的事儿都往后拖延了。

  怎么这么急呢?

  不急不行啊。

  敢情由于经常收购,他已经成了一些店铺的熟客了。上月末,有些店就告诉他了,说紧急接到上级通知,5月15日到5月17日,店里所有的好东西,至少有小一半要造册,收拾好给送走。

  这是因为5月31日至6月23日,京城要在香港举办首次的出口商品展览会。上面考虑产品的多样性,临时增加工艺品一项。

  他心里当然明晰啊。这些好东西国内是白菜价儿,外宾、港客到了京城,就专买爱这些东西。现在要主动给人家送到那边儿去,还能回得来啊?

  还别说这个了,十有八九出去一次,国内的干部就明白行市了。等他们回来,这些东西不跟着涨价才怪呢。

  买!必须得买!时不我待啊!怎么也得爷挑完了,才能轮到这帮“港怂儿”啊。

  就这么着,这些事儿都凑在了一起,还能让人拾闲儿吗?

  说实在的,每天下午洪衍武就跟消防员紧急出动似的,带着陈力泉满京城的乱串游。

  一会儿琉璃厂,一会儿旅馆,一会儿又奔友谊商店,一会儿又去“天桥剧场”取货。

  不过什么事情都是多面性的。还别看这么支应着四面八方,够让人上火着急的。可这种情况下,也有让洪衍武颇为欣慰和舒畅的几方面。

  第一是如今有边建功的帮忙,可顶了大用了。

  这个月这小子的车完全就让洪衍武给包下来。每天下午拉着洪衍武和陈力泉四处跑。

  这样,不但免除了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节省了洪衍武的时间和奔波之苦,连拉货取货都特别方便。也降低了大街上碰上熟人的可能。

  边建功这人还可靠,知道洪衍武倒腾东西就够了,其他绝不多问多说,就老老实实车里等着。甚至还能在边大妈面前帮忙周旋呢。

  当然,他本人干这个也划算。洪衍武绝不肯亏待朋友,给的价儿超出包车两倍呢,一个下午五十块,大家都高兴。

  第二是洪衍武买的印石字画,用外汇券是难以想象的划算啊。

  要知道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