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福利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领导阶级。

  所以穿劳动布的工作服上学、逛街,不仅不觉寒酸,甚至还带着自豪感。因为这份待遇不是随便谁都能享受的,背后意为着根红苗正的家庭成分。

  在这方面,“北极熊”和别的工厂发放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而最大区别在于,对于肥皂、毛巾、手套、袜子这些日常消耗品,发放量是别的工厂的两倍以上。

  而且视情况而定,厂子还额外发放过水杯、饭盒、铝锅、暖瓶、脸盆、床单、被罩、镜子、钢笔、书包、衬衣、卫生纸,这些不在“常规标准”之内的物品。

  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啊。

  像洪衍武他们来的这天,就赶上发尼龙丝袜子了。男女各两双。他们下午和劳保用品一起领就行。

  可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即使发得再多再好,下了班一身臭汗也照样埋汰啊。所以公共澡堂也是不可获缺的一项福利。

  只是当时大部分的单位都没这个条件。往往只能尽力发些澡票,让职工去外面的公共澡堂排队洗澡。

  像洪衍武和陈力泉过去在“天兴居”就是如此,一个礼拜一人发一张。可他们每天下班都习惯要洗个澡,那就只能是自费了。

  还有一部分单位,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勉强设置出了澡堂子,可条件又不行。

  或许只有一间房,或许锅炉跟不上劲,或是舍不得烧煤烧水。这就导致男女职工洗澡时间是有限的。

  当时流传的这么一个笑话就特别能说明问题。说快过节了,有个单位组织分批外出参观展览,同时在工作时间开放单位澡堂。厂长发话,“今天上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下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参观。”

  所以实际上能开办达到条件的公共澡堂只有很少的单位。而且这里面仍旧存在一些很小气,很不人性化的要求。

  比如有的单位仍旧限时开放,要么干脆拒绝家属入内,要么要求家属洗澡需要买澡票。属于办了好事儿,还让职工不念好的一类。

  而在这方面,“北极熊”就做的特别到位。自建的两间大澡堂特别大,男女浴室各有五六十个淋浴喷头。

  也加上厂子的情况比较特殊,生产任务重,生产车间里常年两班倒。所以“北极熊”的洗澡堂也是常年不关的,二十四小时热水,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洗。对家属根本没有一点限制。

  这样可太解决实际问题了。别说工人下班通常都是一身臭汗,洗个澡干干净净回家多么舒服。而且鉴于当时社会普遍洗澡难的情况,这也惠及许多职工家属。

  职工们当然交口称赞了,没有人不为这个念厂子好的。

  那么接下来,若以实际的重要性再往下数。恐怕就是公费医疗和福利分房了。

  当时凡属在国家预算内开工资的企、事业单位。都享有公费医疗制度,看病百分百报销。这其实没什么可说的。

  只不过由于医疗资源匮乏,“看病难”的问题在社会上日益严重,被普遍称为“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

  从挂号、候诊、治疗到划价、交费、取药手续繁多。人民群众抱怨说“看病起五更,挂号一条龙,候诊几小时,看病几分钟。”

  那么“北极熊”厂办医院里的两个内科大夫,一个骨科大夫。在解决职工看病难上,发挥的作用就尤为显著了。

  由他们加上数名专业护士,在一些常见病的问题上,完全能满足厂内职工的需要。如今蓝招娣既然来了,想必医务室对一些眼病治疗和诊断,也更擅长了。

  而且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北极熊”对双职工子女是百分百报销医药费。对单职工子女报销百分之五十医药费。这也比其他单位体贴得多。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