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运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突然出了问题,没办法继续租下去了,总归有个地方可以顶一下,不至于手足无措啊。

  归根结底,鸡蛋还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怎么也是多了一层保险。

  总之,这么办是越琢磨好处越多。

  这不,事实上也证明就是这样。

  似乎真应了“好心有好报”这话了,才一交完钱,洪衍武就因为他的大方和爽快,马上就得了个意外的福报。

  敢情那中年夫妻的寡妇女儿阿花,最是了解花城市场的服装行情的人。

  因为自从她的海员丈夫死了之后,为了贴补家用,她利用下班时间,一直在给“高第街”的几家作坊做零活儿。

  她中午回家后正好遇到洪衍武他们付钱,听说家里的房子刚租出去了,租客们又都是远道来花城买衣服的。

  喜出望外下,不但应父母的要求,答应帮忙介绍靠谱的商家,还把定做服装的大概价格范畴都告诉洪衍武他们了。

  而且说明天下午有空,带他们去街道办过暂住登记手续后,就可以亲自带他们去谈生意。

  真要是能这样的话,那洪衍武他们可就省心了。

  谁不知道有没有行家带着,不是一回事呀。

  另外,看这阿花的性情也是够实在的。

  跟她客气几句,说事成之后要谢她,她都脸红地直摇头。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个引路的财神奶奶来啊。

  不过可有一样,阿花倒没忘了事先声明,说自己是靠劳动吃饭的本分人,而且还有固定工作,跟工商可扯不起麻烦。

  她只肯介绍正经的生意,是绝不会带他们去买什么尼龙布料、电子表、计算器、原装电器,这些市场明令禁止的违禁物品的。

  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他们真要买,就只能他们自己找门路了,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为哪怕东西存放在这里,一旦工商找上门来查处,她们一家也是不会帮忙遮掩的。

  对这个,洪衍武他们当然不会勉强。

  反而阿花越有这样的坚持,他们越能信得过她的人品。

  于是每个人都说,能带他们去采买就已经很感谢了,不会强求其他。

  这样,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的时间,拿了钥匙,彼此便很融洽地道了别。

  不得不得说,生活中许多时候,人的运气都是有着明显趋势的。

  正所谓水到渠成,一顺百顺,一旦赶上了点儿,好事往往会一件接一件的来。

  租房的顺利是其一,阿花的许诺的许诺是其二。

  谁也没成想,等到吃过午饭,当大家伙带着轻松的心情,溜溜达达来逛市场。

  正打算好好再看看市场行情的时候,竟然又撞上了一桩老天爷送上门的甜买卖。

  当时的情况是,洪衍武他们还没进街巷,就在“高第街”大门口对面,发现两个人蹲在马路旁一起唉声叹气。

  他们身后是则是靠墙而立二三十个大麻包。

  最蹊跷的是,他们面前的一个麻包上摆着白乎乎的商品,却不曾吆喝一声。

  反倒远处有不少人冲着他们指指点点,嘻嘻而笑。

  不用多说,洪衍武他们几乎都被这一幕引发了好奇心,就一起走了过去。

  结果这么一看,他们也差点没乐出声儿来。

  敢情麻包上摆着的样品,居然是一条条毛茸茸的膨纱领子。

  想想看吧,居然有人会在花城卖这严寒天气里才用得上的东西。

  那岂不是等同于“南辕北辙”的大笑话吗?

  不过洪衍武就是洪衍武,他和别人毕竟不同。

  由于见过的人和事太多了,他心知世上任何看似不合理的事,之所以会在现实中存在、会发生,背后就肯定有符合逻辑的原因。

  如果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嘲笑别人,不但没意义,而且也是愚蠢的。

  于是五十岁的人生经验此时又发挥了作用,他并没有像旁人一样只顾着乐,反倒耐心询问起究竟来了。

  要说不问还好,这一问吧,那两个人一听他的口音,立刻就情绪激动起来。

  简直把他当成了大救星,眼泪含着泪花,非求他买一些毛领子不可。

  而与此同时,也就原原本本把这件事的始末究竟讲述了出来。

  果不其然,听他们这么一说,无论是谁,就都能理解了。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