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相信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要苛求,想缓一缓再考虑这件事。

  可这个年代就是不行。家里父母要催促,周围的“好心人”要帮衬,就连单位和街道也要干涉。

  这些人全都特别热心地要为单身男女介绍对象,热心得就象上级给她们安排的任务,不完成无法交代似的。

  反过来,你要不找,就说明你精神不正常,思想有问题,这样的另类份子是不容于社会的。

  这样,水清也不能不随大流儿,只能硬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尝试着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可问题是给水清介绍对象的这些人,总爱自作聪明地搞平衡。

  她们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什么鱼找鱼,虾找虾,凤凰栖梧桐,草鸡进窝棚。

  而基于这个理论创造的天平,是把年龄、容貌、家庭、性格、职业、收入、知识、爱好,都列入其中,细细测量。

  如一边是将就,那另一边就得变成凑合,总体份量永远都应该对等才行。

  比如说一位姑娘,脸上如有几个麻子。她的对象恐怕得眼睛有点近视才好。

  因为麻子与近视眼不但恰好两相抵销,近视眼也容易忽略了麻子,成功率自然极高。

  只是可惜,这种算法虽然高明,也称得上精密。但唯独情感和情操是不会被计算在内的。

  那么这个天平对于水清而言,当然不准。

  那些人介绍给她的见面对象,从一开始就走了板,几乎全是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模样。

  稍微有点样儿的,不是工作、家境太差,就是老气横秋的丧偶鳏夫。

  当然,哪怕是这样,水清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因为她懂得一个人的美丑并不能只看表面。哪怕是对方是临时工,或是有小孩呢。

  将心比心,只要对方愿意跟她一起好好照顾水晓影,两个人又能志趣相投,彼此相知,对她而言,姻缘依然美满。

  但关键就是看心灵是需要时间的,她不急,人家急。人家不急,人家家里还催得急。

  而婚姻又事关一辈子幸福,绝对不能马马虎虎?哪怕就是都不急,也未必就能真合意。

  于是好不容易能碰到两个还过得去的,也很快吹灯拔蜡了。

  像工会魏大姐给介绍了一个“第一机械厂”计划处的副处长,虽然是丧偶,可对方才三十岁,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喜欢古诗和书法。

  本来彼此相处的还不错,水清很欣赏副处长的见识。

  可当熟悉了以后,两个人讨论婚后生活的规划时,对方的功利和市侩却暴露出来。

  副处长居然为了继续升迁,要求她今后要学会交际、学会送礼,学会如何取悦领导们的家眷。

  这种阴暗面是水清所不能想象的,于是果断分手。

  还有一个是部队机关里的连职军官,他的“毛病”是工作上经常出差调研,婚后也要长期在外,聚少离多。

  但他受部队教育多年,有前途,有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