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开窍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和“依赖”这条纬线,他就能轻易的测量出一个行业利润的来源,和经营模式上存在的不足。

  也能很快发现改善的办法,并判断其是否存在更多的商业潜力可挖。

  说白了,他似乎突然间拥有了一双可以看到商业本质的“透视眼”,那自然是要多兴奋有多兴奋啊。

  所以这样一来,在洪禄承离京的这段时间里,洪衍武几乎一有空就在琢磨其中的道道。

  他痴迷地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想过去、想今天、想未来,从大清盐商、洋行买办,到官倒儿、煤老板、地产商,再到金融巨子,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通通在他心里过了一遍。

  甚至因为太过沉醉于其中,他呈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状态。

  弄得身边的熟人不免都担心起来,还以为他有了什么心事、遇到什么难事呢。

  谁能想到,他是心中默默“进化”呢?

  当然,任何知识都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有价值,光说不练可是假把式。

  哪怕让洪衍武如获至宝的理论再好,可想终归是想,没经过实践考验,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不过要说偏偏也巧了,就在骤然“得道”之后,洪衍武正按捺不住内心“寂寞”,难以克制跃跃欲试的冲动之时,还真就有了这么一个迫在眉睫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放在了洪衍武的面前。

  怎么回事啊?

  嗨,敢情麻烦竟出在服装夜市上。

  如今哪,经历过夏季热销,服装夜市的情形本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洪衍武不但稳稳当当享受着三万五的租金纯利,服装批发买卖也滚雪球一样的壮大,收益惊人。

  那么自然而然,八月份服装夜市的营业额也一举突破了八十五万,创造了新的高度。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捞足了银子,成功实现了共赢。

  但可惜的是,区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却并没有太高兴。

  领导随后的表扬很平淡,反倒是刻意针对不足,在电话里说了足足有十分钟。

  而当宋国甫着急忙慌把区里的意见反馈回来,洪衍武才知道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

  原来自从摊位高价出租给外人开始,区服装公司的积压货物就渐渐没人愿意代销了。

  因为从利润出发,这些新来的个体户们肯定乐意售卖利大畅销“广货”啊。

  结果八月当月,恐怕是区服装公司对服装夜市个体户批货最惨淡的一个月,整体数据显示,个体户们从区里进货量居然不足一万元。

  想想看吧,那上头要有好脸色才怪呢?

  千万别忘了,区里办这个服装夜市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区服装公司的积压货物问题的。

  让你们个体户挣钱不过是捎带的事儿。

  真要是弄得本末倒置了,反倒冲击本地服装制衣业了,哪谁还愿意带你们玩儿啊?

  弄不好,服装夜市因此取消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事儿了。

  这当然绝不该出、也绝不能出的疏漏,洪衍武不敢怠慢,赶紧想辙补漏儿。

  可他也知道,租摊位的个体户既然承担那么高的租费,再强迫人家卖不好销的货色,就有点不讲理了。

  这样他就只能先让泡在秀水街的那帮个体户去区里进货。

  但这样做仍然存在问题,因为秀水街的客户群是外国人,眼界颇高。

  他们对国营厂的死板款式哪儿看得上啊?

  亏本卖都没人要。洪衍武的人听命进了货卖不出去,却还不得不继续进,这样越来压的货就越多。

  要说还真是多亏老爷子临走时候跟洪衍武聊了这么一次。

  因为经底下上报最新的糟糕情况,洪衍武不得不重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最后,还就是因为他爸爸留下的话,他才能悟出了一个新的高招儿,妥妥当当就把事儿给解决了。

  否则的话,弄不好这事儿就得成个坎儿。

  多少都会破坏他在手下人心中,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英明神武、全知全能的形象。

  要是问什么高招啊?

  简单,还是在那两个字上——渠道。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