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人性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吗?”

  “同意了同意了,也给了丰厚的待遇。”

  没想到首长沉默了片刻,竟然仍旧绷着脸说,“这是最后一次,以后这位师傅的菜,我就不吃了。待会儿你们就把人送回去,不要耽误。”

  就这样,当天“张大勺”连人带关系就被退回到饭庄去了。

  另外“中办”相关领导,为此还作出了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怎么回事啊这是?

  其实不是因为别的,领导人他也是人,确实有馋的时候。

  但是,身居高位的人考虑的更多的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啊。

  首长明白某些先例一旦开了,再想守住就难了。

  何况他才刚刚申斥完某个单位办内部商店的事儿,自己又怎么能带头搞特权呢?

  必须得说,这绝对是正气凛然、言行合一的伟人!不愧是咱们人人敬仰的“ceo”!

  可问题是,首长太忙了,脑子里想的都是国家大事。

  他难以事无巨细、切身处地考虑到“张大勺”的处境。

  正因为有些事没交代清楚,那么作为基层工作人员的小人物就悲催了。

  别忘了,首长可是生着气让把人送回去的。

  也就难免有人胡乱琢磨,怪“张大勺”是瞎显摆,不老老实实按安排的菜单做,自作主张才惹怒了首长。

  而跟着,“中办”的相关人员还挨了批。那“张大勺”有没有错误啊?

  得,本来饭庄子里好些厨师就眼红,这下得着把柄还不落井下石啊?

  你一句,他一句,上纲上线的小话儿就传遍了。

  那么上边有“中办”的迁怒,下面又有流言蜚语,“张大勺”能舒服吗?

  碍于形势,饭庄领导班子也不得不做了严肃处理。

  就因为这件事,“张大勺”不但从“头灶”变成了“三灶”,写的检查、做的检讨,反反复复一同折腾,那就别说了。

  可冤枉还不算什么,最让他伤心的还是徒弟的人性。

  这小子,一开始还私下里宽慰他几句,但很快就变了。

  他开始巴结新上任的“头灶”和“二灶”,非缠着要跟人家学艺了。

  “张大勺”当然生气了,自然要骂这徒弟势利眼。

  可这小子居然又巧舌如簧,口口声声自己是好学,追求进步。

  而且还声称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想通过这种办法,替“张大勺”在饭庄里打通人际关系,委婉地替他求情说好话。

  这样一来,倒是把“张大勺”又糊弄了好一阵。

  可实质上呢,这小子“追求进步”倒是真的,可替“张大勺”着想就纯属狗臭屁了。

  很快,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他的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了。

  敢情当时这小子为了争取入党,居然主动在工作中对“张大勺”这个师父,发起了立场鲜明的批判。

  他说“张大勺”一贯“奢侈成性”,讲究什么白菜要剥掉多少,黄瓜根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