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立棍儿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朱洪武登基,这位皇帝想起了多年前的这段恩情,便使人召来两位乞丐,想以官爵相酬救命之恩。

  没想到二丐甚有自知之明,连称命小福薄,且无才干,仍愿为丐。

  于是洪武帝传旨,命二丐行讨时要使用太平鼓,且命鼓上安十三个铜铃,一个铃铛代表一省,表示允许二人讨要天下十三省。

  随后还各赐予二人一根下坠黄穗的竹竿,以示皇恩。自此,凡梭、李二丐讨要之处,不论商家居民,文武官职,只要见杆儿或见鼓,都要给钱。

  再后来梭、李二人出宫之后。由于深悔未向洪武帝讨得住处,竟又在通济门内,挖城墙掘洞而居,而地面官人因惧怕竹竿黄穗,也并不敢拦阻。

  至于其他的普通乞丐,因为甚为艳羡梭李二丐之行乞特权。于是或投梭为师,或投李为师,由此梭李之徒,日见增加昌盛,后来更发展成为六大支派,即丁、高、范、郭、齐、闰六姓也。

  可以说,在昔帝制时代,南京乞丐之多,为各地之冠。通济门内“花子洞”,即乞丐居留之所。

  而这段故事,后来也被相声大家刘宝瑞先生加工演绎,编成了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

  再之后,在明太宗朱元璋太孙建文皇帝在位时,燕王朱棣迫走建文皇帝。篡位迁都于燕京,还有许多乞丐随驾北来,自此南京乞丐便在燕京正式落脚生根。甚至于传至清末民初时期,北平尚有许多“杆儿上的”(黑话,即乞丐头儿)。

  至此时期,这些乞丐各辖一方,从出身划分,大致可分为“蓝杆子”、“黄杆子”两支。“黄杆子”系由破落贫困的八旗子弟所组成,是高级乞丐的组织,丐头则由王公贝勒充任。“蓝杆子”是普通乞丐的首领。

  而唯独没有任何变化的,那便是由挂穗儿杆子演变来的权杖类凭信物,依然是穷家门公认的权势代表。

  其时,京城丐帮势力不小,恶讨之风盛行,官方管理不善,让百姓商家深受其苦。于是每有住户办红白喜庆事,或每有商家铺户新张时,便都会花钱邀“杆儿上的”去门前保护,防止其他穷家乞丐扰闹。

  而丐头的谱儿也很大,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他们大驾光临时,身边要带三四个喽罗,就仿佛是一地方里正保长一般,哪怕到了主家也要坐头席。

  此外,除了吃喝收钱,唯一要做的事儿,便是在主家门口贴上一张纸揭,或挂上一根杆子、皮鞭或旱烟管,上书“贵府喜事众兄弟不得骚扰”之类字样,名曰“罩门”。

  一旦有了罩门,就像有了证书一般,帮内乞丐见了罩门,如小鬼见了“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一般,便须退避三舍。不敢撒野猖狂,主家给多少算多少,不给就走。

  不过,如果店家或办事的事主不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