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八章 提拔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进入1984年的四月。

  社会上最凸显的风气,就是西服的流行愈演愈烈。

  虽然当时的着装风俗,服装工艺都不成熟。

  虽然国人穿上材料低劣,工艺粗糙的西装,极不适应,也并不好看。

  而且还普遍会出现西装配球鞋、配布鞋,西装里面穿圆领衫、圆领毛衣,不会打领带,保留袖子商标这样的笑话。

  可这却是在国家领导号召下,人民群众亲密接触“西方生活方式”的便捷途径。

  再加上当年什么事儿都“追风”,一旦形成流行,就势不可挡。

  所以西服仍旧像传染病一样,依次上了京城百姓的身。

  而最大的改进和本土化的趋势,就是女款西装也出现了,这应该算是我们国人的一大创举。

  所以不少国营单位和机关,已经开始紧跟形势,率先成批购买成衣或是找裁缝量身裁剪,给干部当工作服。

  像“北极熊”这样的大厂,自然也不甘落后。

  而洪衍茹同样受益于此。

  她设计的一套白色男式西服因为听取了洪衍武的意见,采用了一粒扣的设计,并且增加了掐腰裁剪,显得格外有款有型。

  结果与京城纺织局和服装学院联合举办比赛评选中,顺利荣获了一个二等奖。

  而且还通过纺织局在年初组建的京城第一支专业模特队伍,真正的登上了展销舞台。

  最神奇的是,现场销售就属她这套利用九毛钱一米的库存桌布,赶制的服装卖得最好。

  十几套西服,标出八十元的高价仍旧一枪而空。

  为此,纺织局已经跟京城服装二厂联系好,准备再批量生产两千套,放在百货大楼试销。

  对洪衍茹个人而言,虽然没有拿到任何物质方面的奖励,只有一张获奖证书。

  但这份证书可是带有纺织局大章的,颇具含金量,而且她已经获得了相关领导的注意。

  无疑给她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除服装之外,当下更多的流行体现在电视屏幕上。

  随着台湾电视剧《一剪梅》的正式登6,费玉清的演唱的主题曲成了这一时期交口传唱的歌曲。

  只是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部电视剧的背后还有更大的意义。

  那就是琼瑶热已经由书籍渗透到了电视荧屏上,正在以更现代、更便捷的方式开始在大6传播影响。

  于此同时,人们也惊讶的现,电视节目不再只属于夜晚了。

  国家华视电视台居然增办了白天的综艺节目。

  尽管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概念还没有真正出现,但调剂生活的方式确实更丰富了。

  至于这个现象也带来另一个酵作用,电视屏幕上的广告种类和时间同样因此变多了。

  “百事,新一代的选择。”

  “质量至上有夏普”。

  “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一起成了这一时期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但最牛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