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机,抓住时代脉搏了。

  像最早倒腾牛仔裤时,他就知道利用高仓健的名人效应。

  那么今年电视上《血疑》一播出,自然他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实际上,他几乎是刚知道了这件事,就迅给花城下指令。

  可着“幸子衫”、“光夫衫”、和“大岛茂包”这几样进货。

  于是电视剧从播出到播完小半年,京城个体户们和花城那头的“阿花”、“阿昌”都大大了一笔。

  i/i

  特别是“阿花”,她是专门做包的。

  刚靠着洪衍武设计的“腰包”大赚了一笔,把五六个人的小作坊扩充到了二十个人。

  紧跟着又在“大岛茂包”上再接再厉了一把。

  等这笔买卖一做完,她的雇员已经达到了三十个人,又租了一个仓库当厂房,真的办起厂子来了。

  最近呢,因为京城上演《街上流行红裙子》这部电影。

  洪衍武再次下令从花城进了一大批红裙子来京城销售。

  不用多说,就凭反应迅,又吃了头一口鲜。

  可以说眼下满京城的红裙子百分之八十是他的货。

  想想看,在这追流行根本不动脑子的年代,这个大家平时没什么购物时间的年代,买卖还能不好吗?i/i

  至于饮食摊位,那就更容易解释了。

  像“馄饨侯”、“馅饼周”、“炒肝赵”、“茶汤李”、“奶酪魏”这样的京味小吃确实是味儿好,又有名气。

  按理说应该属这些有名有号的摊点买卖最火才是。

  可问题是作为国营小吃店来说,各方各面受限制的地方太多了。

  别的不说,对这么一个新开张的夜市,领导就不可能太重视。

  还有职工积极性的问题呢。

  他们又能派几个人手来,占多大的摊位啊?

  另外当年缺乏冰箱、冰柜这样的冷藏手段,大部分活计,在夜市都得临场现张罗。

  而且小吃这东西吧,讲究精工细作,那和快餐还不大一样,不可能太快了。i/i

  这样一来,国营小吃店们的品种相对单一,人手又不足,如果面对十几二十个人还算应付得来。

  要是要是动辄几十口子,乃至上百人的蜂拥而至,那就出能力范围之外了。

  反过来,“大食堂”的师傅们就不一样了。

  从资源上来讲,洪衍武是厂子行政科的副科长,庞师傅是大食堂大拿。

  北极熊的人造冰,各种家伙什、外加啤酒汽水,连带运送人员。

  洪衍武以权谋私一下,通过调配服务公司的汽车,就全给送到夜市去了。

  晚上需要准备的食材呢,甚至在大食堂的班儿上,庞师傅就带着大伙儿依次准备好了。

  那真是要多方便又多方便,光这阵势、后勤就不是其他摊位能比的。i/i

  从工作态度上讲呢,大家伙儿也不是像国营小吃店的职工,一副不情不愿,叫苦连天的样儿。

  别看好些人是从班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