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萨尔浒(四)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

  刘綎原本的一丝怀疑也被打消,争夺军功的念头紧接着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因此刘綎再次加快行军速度,稍作休息之后更是选择了连夜前进。

  初四日上午,东路军先锋到达阿布达里岗,后面的明军大队也快要进入瓦尔喀什旷野。

  此处四面环山,唯有中央的平原地区可供大军展开。南北又是山谷,重峦叠嶂,隘路险夷,马不能成双,兵不能成伍,明军不得不将队形拉长。

  久经沙场的刘綎自然能觉察到此地暗藏的杀机,因此又派了一队哨骑查探。

  片刻之后,哨骑回报,称并未发现异常。

  刘綎心中暗自思索:

  杜、马二人想必此刻已经包围了赫图阿拉,建虏主力应当正在城中抵御朝廷大军,就算山谷中有埋伏,也应当是一支阻击自己的建虏偏师。

  想到这里,刘綎稍微放松了些,指挥部队进发。

  他哪里知道,即便是对于实力最弱的东路明军,老奴依旧派遣了建虏八旗主力来应对,仅以四千兵守城,顺带防御南路明军。

  主力部队前半部刚刚出了南谷,进入旷野,北面就传来了猛烈的枪炮声。

  刘招孙看着义父,语气有些沉重:

  “想必是先锋营与敌接战了。”

  “全军布阵!”

  话音刚落,身后又响起喊杀声。

  有满脸鲜血的军士来报。

  原来是一支建虏伏兵自上而下从南谷两侧冲出,将已经进入旷野的前队明军与尚在谷中的后队明军拦腰截成两段。

  刘招孙自告奋勇地想要领兵去救,刘綎刚点了头,又见得四周山谷之上旌旗林立。

  众人只见头顶之上不知何时来了一片黑云,再仔细一瞧,这哪是什么黑云。

  分明是乌压压的一大片箭矢!

  随着密密麻麻的利箭似雨点一般砸下,明军阵中顿时哀嚎四起,血流成河。

  刘綎周围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他更是亲眼目睹一名家丁连人带马都被射成了刺猬。

  有些中箭的战马吃痛,发疯似的撒腿狂奔,许多军士来不及躲闪便被撞倒在地。

  剩余的明军士卒四下寻找遮蔽物,全军顿时乱做一团,甚至有人因为相互践踏而死在了自己人的脚下。

  三名亲兵赶忙将刘綎拉下战马,高举盾牌,将他护在了中央。

  刘大刀缓过神来,虽然年老,可他历经多年养成的战场素质不曾消失。

  他推开亲兵,大声喝到:

  “将我的帅旗立起来!”

  两名亲兵听令,小跑着将不远处倒下的大旗重新立起。

  刘綎站在飘扬的“刘”字旗下,高声发号军令,刘招孙见状则为父亲擂起了战鼓。

  “咚咚咚……”

  沉闷而又厚重的鼓声传开,慌乱的明军将士似乎找到了主心骨。

  看着那道在箭雨挥舞着令旗的身影,众人甚至觉得他与演义里那些以一敌万的战神一般。

  身穿藤甲的浙兵最先反应过来,在主将的带领下,依靠粗略搭建的掩体,以随营火器进行,戚家军悍不畏死、令行禁止的特点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越来越多的边军精锐加入了反击,以弓箭、火炮等进行压制,步兵则开始布置拒马、铁蒺藜,以此抵御即将到来的敌军马、步军冲击。

  随着明军阵中不断升起白烟,两侧山坡上距离较近的建虏也开始出现伤亡。

  双方交战正酣之际,大批自北而来、高举明旗的骑兵让刘綎大喜过望……

  ——————————————

  富察之野,朝鲜军营。

  听着北面传来的猛烈炮声,赵安面色阴沉下来。

  连忙命令家丁吹响号笛,召诸将入帐议事,同时派遣传令兵通知左、右两营将军,令他们集合骑兵。

  众将皆至,赵安随即下达了军令:

  集合全军堪用骡马,调安奠官军本部骑兵两百、朝鲜中营骑兵四百、中营两班武士百人、各营选骑术佳者四百,联合左、右二营骑兵,出发接应刘綎所部。

  其余步卒、炮手则在原地布置障碍、拒马、挖掘壕沟、调试火器,准备死守大营。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