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朝鲜(八)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镶蓝旗主力,你我早就站在义州的城墙上。”

  阿敏看着喧闹的义州城头,有些愤愤不平。

  不知怎地,他只要看见那些尼堪享乐,从心底总是会窜出一把无名的怒火。

  “无需动怒,费扬古使人传消息说,他们已经到了地方,想必很快便会领兵归来。”

  阿济格却是不急,镶白旗名义上的旗主是杜度,可实际上一直是由“五大臣”

  之一的扈尔汉掌控。

  扈尔汉死在了萨尔浒,自己过来随便再领些军功,说不准过两年自己便能名正言顺地掌管镶白旗。

  “他最好动作快点。”

  阿敏冷哼一声。

  若不是这费扬古又分走了他现有的一半人马,他早就令人攻城。

  城内正军不过一千余人,就算仗着火器,也绝对挡不住他麾下的镶蓝旗健儿。

  奈何自己现在只剩下一千多人,保险起见,只能憋屈地待在城下。

  “天明去东边的村寨弄些肉食过来。”

  对着一边侍候的奴才,阿敏大声命令道。

  “喳。”

  奴才连忙答应。

  出了帐篷急忙使人连夜去抢东西。

  何须天明?

  对于主子的要求,他向来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要让主子在天亮前就吃上肉。

  这样他便会夸我好奴才了吧?

  奴才是这样想的。

  正当阿敏一觉睡醒,吃上新鲜的牛肉之时,自义州出发的信使也终于在百里处遇上了赵安军中的夜不收。

  探马立马将他带到了还未启程的大军营中。

  “什么?建虏围城!”

  当信使将义州被围的消息通报给赵安时,后者大为震惊。

  宽奠、镇江未失,辽镇明军主力尚在,努尔哈赤就敢领人打朝鲜,难道就不怕被朝鲜援军黏住,明军趁机反攻?

  鞑子还在创业阶段,不可能如此冒险,八旗主力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想来围困义州的应当是一支偏师。

  义州城高,历来有数千兵马驻守,即便朝鲜兵弱,缺乏攻城能力的鞑子想攻下这里至少也得来个三、四千兵。

  不过无论鞑子来了多少,赵安都必须救义州。

  因为城内还有两百多明军。

  这两百多人都是定辽右卫人,若是赵安真的抛下他们,那这兵也就没法带了。

  但光靠这赵安此时手中的人马同建虏野战胜算太低。

  必须要求援。

  朝鲜援兵如今八成是靠不住,那就只能从自己家里调兵。

  传令兵急忙吹号,召集军官们议事。

  在赵安将义州被围的消息透露给众人时,他们的反应与赵安如出一辙。

  “我等父母妻儿都在城内,还请将军发兵援助,若是建虏破城,义州必将血流成河。”

  金洽的发声代表了大多数朝鲜军官的意愿。

  “将军,建虏来势汹汹,光凭军中现有兵马,恐怕无力解围,贸然出击,恐怕会将大军置于险境。”

  金应河冷静地分析道,不过他这一番话,倒是引得不少朝鲜军官的怒视。

  而明军一方则没人说话,他们在乎的只是赵安的将令。

  最终还是赵安一锤定音。

  “赵金,你亲自去镇江调集兵马。”

  “诺!”

  “赵赤。”

  “属下在!”

  “你领三百骑兵先行出发,探查义州是否失守并查清建虏兵力,路上尽量避免与敌接战。”

  “诺!”

  三百人虽然人数不多,如果义州未失,这对于城内守军却是一剂强心药。

  若是义州丢了,这三百人化整为零,也方便逃离。

  “行军时,什长、伍长在前,哨官、队长在后。搀前越后、紧缓不同、稀拥不一、继绝不凑,有其一弊者,全哨重罚,朝鲜军中依如此例。”

  赵安重重地拍打木桌,冷声道。

  “诺。”

  众将齐声。

  骑兵出发后,赵安带着大部人马徐徐前进,等待消息。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