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五章:求援张皇后(跪求推荐票)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本崇祯本纪!

  战后讨论会上,出于照顾少年们的面子,张云翼没有开口。

  可听着听着,张云翼忽然发现,这种战后讨论的法子,真是妙到了极点。在少年们的讨论下,战场上的各种细节逐渐清晰起来。就连他以往想不到地方,也都在少年们的讨论中暴露无遗。

  “太妙了。”张云翼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种战后讨论会实在太妙了。

  先不说战场经验得失的收获,单只讨论出每个人在战场上的具体表现,就让张云翼心中充满欣喜。

  在战场上,你是勇猛冲锋还是怯懦避战,同伴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战后这么一讨论,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一目了然,全都清清楚楚的摆在了大家面前。

  这哪里还会有冒功诿过的余地!

  老兵张云翼清楚的知道,在军中,冒功诿过的行为是最损伤士卒士气的。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军心也就散了。

  少年队的这种战后讨论,把所有的事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摆到桌面上,再想冒功诿过,那难度可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信王殿下真是神了!

  张云翼对信王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必须投效信王!张云翼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做信王的家将,哪怕他这辈子无法在朝廷出头。可只要学到真才实学,学到这种能传家的真才实学,他的儿孙辈总有机会站到朝堂之上的。

  张云翼一脸的坚定。

  京城

  朱由检最近快要烦死了。

  最近真是诸事不顺。

  大哥朱由校全盘采纳了他的建议,把王恭厂的火药库、兵工作坊和火药作坊彻底分离了。

  王恭厂只保留了火药库。火药作坊迁到西直门。兵工作坊也迁到石碑胡同。

  兵工作坊的搬迁,导致隧发枪的制造暂时停止,预计装备少年队的新枪也不得不向后延迟。朱由检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喜峰口的龙门客栈已经开张了,可预想中的羊毛收购却只有寥寥几起。虽然知道这是因为名声还未传开的关系,可朱由检还是觉得有些烦躁。

  更让他烦躁的,是柳河之战的后续不幸被阮大铖言中了。

  孙承宗已经上了正式的辞职奏章,朝廷兵部的点验专员也启程去了辽东,这个结果让朱由检感到格外的沮丧。

  朱由检预感到,大明的将门从此只怕会变得越来越张狂。很明显,这对大明绝不是什么好事。

  最让朱由检烦躁的,是陆彦邦。这个老太监最近都成了朱由检的跟屁虫。

  不就是要结个婚吗?至于搞得这么繁琐吗?

  朱由检简直有至尊宝遇到了唐僧的感觉。

  随着朱由检的婚期临近,张皇后生怕小五年幼无知,搞不清楚大婚的各种流程细节;她特意派总管陆彦邦,来帮朱由检熟悉大婚的各种流程安排。

  而这个陆彦邦,又是个死脑筋的老太监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