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七章:诏命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也是这样认为,照这样下去,内忧外患,天下非要大乱不可。”

  这是实话。

  张静一见了太多的景象,以至他越发能感受到王朝末年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一潭死水,你无论怎么搅动,它依旧带着巨大的惯性,令你生出无力感。

  卢象升随即道:“侯爷,你说,我们推行新政……若是放在整个大明,可以延续国祚吗?”

  张静一摇摇头:“新政?新政有什么用?大明迄今为止,有多少次新政,正德年间的时候,刘瑾新政。到了张居正的时候,也弄了新政,现在咱们的这位九千岁,难道不也是新政吗?除了张居正的新政好一些,可这种好处,也是有限,终究任何的新政,到了最后,还是成了盘剥和榨取的工具,只是换了一个名目而已。”

  卢象升听罢,更加觉得担忧:“难道当真没有办法了?”

  “还有一个办法。”张静一目光炯炯地道。

  “噢?还请侯爷赐教。”

  张静一斩钉截铁道:“破旧立新!”

  “破旧?”卢象升似乎能感受到了,张静一身上所散发的冷漠。

  很快,卢象升就不追问了。

  他很明显的感觉到,接下来继续问下去,可能是一些犯忌讳的事,于是他对这个话题微笑不语。

  缓了缓,转而道:“学生去新区一趟,看看薯粮入库的事。”

  张静一点点头!

  独自一人,倒是自在,他拿出一个簿子,而后在这簿子里开始提笔记下几个名字,这头一个名字,赫然写着:“张光前”。

  而后,张静一起身,如今这公司的事,只怕要开始布局了。

  两日之后,在天津卫,皇榜便已开始四处张贴。

  天津卫本是一处军镇,起初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烟。

  不过随着大明定都北京,这里又是海运和大运河的交汇之处,除了成为军事重镇之外,也成了京畿附近,与北通州一样的商业重镇。

  南来北往的商贾有许多……现如今,北地乱成一团,可京畿附近,却还算是安定。

  人们对着这新张贴的皇榜,却是议论纷纷。

  这皇榜是司礼监发出的,上头却没有盖上内阁的大印,显然,这是中旨!

  所谓中旨,就是不经内阁和六部,直接下达的旨意。

  当然,中旨从法律效应而言,总是不免有些欠缺。

  而里头,则是九千岁的口吻,颁布了诏令,赦免所有的海贼,要求他们在一个月之内,赶往大明各处口岸报备!

  若是报备,则准许他们继续从事海贸,如若不然,则继续以逆贼处置,绝不姑息。

  当然,里头别开生面的,是九千岁的赌咒发誓,他允诺对海贼绝不侵害,不但允许登岸,而且允许他们回乡,甚至可以酌情,准许他们正规海商的路引等等,若是违反誓言,他魏忠贤如何如何。

  大家看着这个,便都禁不住笑起来。

  太监就是太监啊,瞧瞧人家这话……

  也有人摇头,低声道:“这只怕又是那阉贼写的乱诏,魏忠贤权势滔天,已经到了越过皇帝下诏的地步,太可怕了。”

  “陛下昏聩不明啊。”

  人群之中,有人在看过皇榜之后,若有所思,却很快,消失在人流之中。

  过了两日,便有小船悄悄地出海……带着陆地上的音讯,前往汪洋深处。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