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四章:滔天大案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凑起来的兵马,绝不可能过五万。

  只要解决掉大量汉人依附建奴,帮助他们制造武器,为其进行生产,并且组织起汉军帮助他们征战,那么明军只要组织起一次大会战,就可能直接给予建奴一次重创,那么整个辽东自然可以唾手可得。

  张静一看过了这份奏策后,倒是笑了笑,却随即将这奏策塞入怀里。

  这样的战略,不是他可以做主的,到时只怕还是要密报皇帝。

  一连审了几日。

  张静一万万没想到,李如桢居然比他想象中要硬气得多。

  在多日的拷打之下,依旧是一口咬死了这是吴襄的缘故。

  当然,这个理由是没有人相信的,吴襄一个游击将军,居然能鼓动你这总兵官?

  不过……邓健的提醒,倒是对了。

  整个京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辽东那边,连袁崇焕也上书,还包括了总兵官祖大寿、满桂等从巡抚到总兵,再到副将、偏将、游击将军数十人,恳请陛下对李如桢一案,定要格外的谨慎。

  这意思已不言自明。

  李如桢这个人……一旦处置不当,那么剩下的辽东将官,以及那些支撑着辽东的辽民们,只怕也要反了。

  在朝中,对于此案关切的人,如过江之鲫。

  先是翰林那边上书,而后是御史,甚至连兵部尚书崔呈秀,也硬着头皮上书,表示希望谨慎,不然可能引发不可知的后果。

  这崔呈秀可是魏忠贤的人,居然在这个时候,也上书去,这很明显……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张静一随后入宫,与天启皇帝密谈了整整一个时辰,此后才出宫来。

  而天启皇帝在与张静一密谈之后,则召了魏忠贤和内阁的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到面前来,当头就冷冷地道:“诸卿,这般为李如桢说话,莫非都是他的同党吗?”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不免惶恐起来。

  兵部尚书崔呈秀率先上前,苦笑着道:”陛下,兵部这里,感受到许多军将对李如桢格外的关切了,那李成梁世镇辽东,而天下各省,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战事,武将要获得功劳,能够升迁,在辽东的机会最大,而辽东的功劳分配,却都掌握在李成梁的手里,所以……这数十年来,莫说是在辽东,就这天下的将军和武官,若不受李成梁的恩惠,怎么可能有今日?他们和李家的关系……实在是太深了。”

  天启皇帝嘲弄地冷笑道:“这样说来,你们倒是希望,让朕好好的供着李如桢这反贼了?”

  “陛下,李如桢至今没有认罪,只说自己是被吴襄所蒙蔽,既然是被蒙蔽,可也是谋反,当然是大罪,臣的意思是……何不让吴襄为主犯,而李如桢愚不可及,居然胁从,所以……治李如桢谋反罪是没问题的,只是……最好不要波及无辜,只杀他李如桢一人,陛下以为如何呢?”

  试问一个要杀自己的人,天启皇帝会不恨,会愿意从轻处置吗?

  天启皇帝听了崔呈秀的建议,直接勃然大怒,冷哼一声道:“总兵官成了从犯,那游击将军反而成了主犯?这便是你的馊主意?”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