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4章 故布疑阵_三国之蜀汉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前方快马来报,“方才朱将军审问俘虏,说司马懿并未被刺杀,乃是故意设谋,请几位将军小心。”

  “有此事?”

  正斜卧在草丛中的关索一下子坐起来,瞪大眼睛:“司马懿那老贼没死?”

  传令兵答道:“是朱将军问俘虏所知,已派人向大将军报信,提醒关将军也要小心,司马懿诡计多端,小心有诈。”

  关索叫来人先去,摸着下巴思索一阵,起身去找马忠商议。

  重返修武城,刘封感慨连连,偌大的一座城池,已经被破坏得一片狼藉,府衙的围墙一半被推倒,街上的铺面、房屋大多被掀了顶,也不知道魏军真是为寻找刺客还是临走时的泄愤。

  特意来到后街的宅院查看,这里已经化为灰烬,只剩断壁残垣,半条街被水淹没,无法想象司马懿布下的九阴还阳阵是何等模样。

  正巡视之时,徐陵派人来送信,刘封接过来一看,除了徐陵的书信外,还有一张揉皱了黄纸,上面写着一首诗: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志欲威八荒,壮士何慷慨。

  临难不顾生,身死彩云开。

  解忧唯杜康,功成赴蓬莱。

  “竟会是阮籍?”

  刘封默念着这首诗,大感意外。

  没想到阮籍在助他完成中原计划之后,又只身去刺杀司马懿,而且还顺利成功了,这要写成,必是一本传奇武侠巨著。

  先不说石鉴与山涛关系要好,绝不会作假欺骗山涛,就是这首诗刘封也看出来是阮籍所写,阮籍留给后世的诗作并不算多,但《咏怀八十二首》极具代表性,有许多经典之句,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甚至开创了新的境界。

  刘封虽不敢说熟读阮籍的诗作,但这首诗中的“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一句却记得十分清楚,这等雄浑慷慨的词句让他久久难以忘怀,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企鹅签名,在这个世代能写出这句诗来的,除了他之外便只有阮籍了。

  不知道整首诗是否和流传后世的相同,也可能随着时事变化有所改动,阮籍了少了当初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但经典之处却依然熠熠生辉。

  此时刘封已经知道了刺杀司马懿的整个过程,原来这后街的宅院正好是石鉴好友祖上所建,因其祖上经商,又遭逢兵荒马乱之时,城池旦夕易主,为了保住钱财和一家人的性命,便在核桃树下挖了一条密道通道城外以备不时之需。

  司马懿在修武打算逆天改命,许多绿林豪杰进城刺杀失败,阮籍也闻讯而来,在顺路拜访山涛的时候却见到了石鉴,听说要刺杀司马懿,石鉴便为其指导这条暗道,也是司马懿命该如此,所选之地竟是在核桃树下,让阮籍轻易便得手了。

  刘封望着被火烧得黑黢黢的宅院叹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都是天意!”

  “报!”

  就在此时,探马又来报,“朱将军审问俘虏,说司马懿乃是炸死,故意引兵追击,欲设下埋伏反击。”

  刘封双目微凛,又看了一眼手中的信笺,笑道:“速去传告朱异,就说司马懿已死,这不过是魏军为稳定军心故布疑阵罢了。”

  三国之蜀汉中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