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节 三江汇流之处_巨流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在小阁楼的斗室一年三个月。真是一生难得的欢畅,心情比屋子更感窗明几净。李秀英有个固定的男朋友,在城里找了个工作等她毕业,每天晚饭后到宿舍来找她出去,每晚舍监必来各室点名,她常常在九点锁门之前飞跑回来。所以晚上我有三小时独处,可以听不到纷杂的干扰。第一次可以自在地读书或清理满腹心事,是以前从来没有的幸福时光。小小的天窗开向大渡河岸,夜深人静时听见河水从窗外流过,不是潺潺的水声,是深水大河恒久的汹涌奔流声。渐渐地。在水声之上听到对岸有鸟鸣,就在我小窗之下也有呼应,那单纯的双音鸟鸣,清亮悦耳,却绝没有诗中云雀之欢愉,也没有夜莺的沉郁,唱了不久就似飞走了,又在远处以牠那单调的双音唱几声。初听的夜晚我几乎半夜不眠地等牠回来。这怎么可能?在我虽然年轻却饱经忧患的现实生活里,竟然在这样的夜晚,听到真正的鸟声伴着河水在我一个人的窗外歌唱……

  白天我问同学。现在河岸唱歌的是不是杜鹃鸟?她们说是布谷鸟,你听到它唱的是“布谷!布谷!”是催农人插秧了。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美文也写不出这江岸之美。白天我把小天窗斜斜地开着,无数不同的鸟声随同阳光流泻而入,令人竟至坐立难安,必须走出这斗室去寻找歌声的来源!半日没课的日子,我常抓起待背的诗本,出水西门,由水夫们挑水上下的石阶下去,往右边河岸走去。在那看似荒草湮没的河岸,有一条依稀可辨的小径,引向一堵废砖墙下,如果有勇气跨过去,便可以发现一片小小草坪面对河水。草坪后面是一丛树,树后面是我宿舍的楼,在三、四楼之间斜建而上的,是我那间斗室。那扇小小的天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似在反映我的惊喜:再往前走二十尺,河岸转折,就无路了。这是一块不可能被人发现的,我私有的乐园,和嘉陵江畔岩壁上的石窟一样,是我的避世净土。

  我发现到这地方却纯由一个“缘”字。

  一年级下学期某个早晨,我由那间陋室出来稍晚,走向大门时,看见一个挑水的老者在上锅炉的石级上摔倒,头撞在阶上血流满脸,旁边的水夫扶起了他,却不知如何止血。我当时立刻奔回房间,拿出家中带来的药盒,棉花、红药水、纱布、胶带,帮他止血包上,用的全是童子军的重庆救灾训练。在南开六年全无我用武之地,如今能在自己落难离家时“日行一善”,自己也感动了一番。

  我把那瓶红药水和纱布等送给伤者,两位水夫在旁边对我说这是他们的领班,因为老婆生病,儿子不争气,他都五十岁了还得出来挑水。这之后每天早上我都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