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1节 棒子来由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爱用他们。

  写内参的记者接过了头目所用的棒子,入手就是一沉,仔细看去,赫然是“铁力木”!

  铁力木!

  入水即沉,你用火枪打它,反弹弹丸给你的那种木头,打在人身上,你可以想象它的威力。

  据头目扬扬得意地介绍,普通朝鲜看守用的是白杨木、枫木等树种制造的棒子,小头目们常用铁力木,而中高级看守头目则用红木。

  由于朝鲜人喜欢用棒子打人,因此大家就叫朝鲜人为“棒子”,久而久之,一说起“棒子”,大家就明白指哪国人了!

  棒子看守战俘营确实有必要,战俘们有深深地戾气,管教他们少不得使用暴力,但我们华人赤膊上阵,有损我们华人统治者的光辉形象,聪明的华人高官们动用棒子当看守,真是人尽其用呀。

  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看你怎么用他们!

  所有的皇协军中,唯有朝鲜人当看守和维持秩序最称职,胜过其他种族。

  事实上,朝鲜人无论在东南亚帮助华人管理种植园(那里有不少奴隶)、还是在华人殖民地里维持秩序和在战俘营里当看守,一如既往地好用。

  中华小跟班里的大族比较,倭人喜欢富贵险中求,去打仗赚打钱,更合适当炮灰,只要给足价钱,死多少人也足惜!

  倭岛人太多,人命贱,不值钱,所以肯向前冲。

  阿三听话,但太懒散;

  安南人则象猴子般无定性,他们只能在约束下肝活,不挨鞭子直捣蛋,挨了鞭子就叫唤,脱了绳索祸害人,吃人食物还翻脸;

  至于中南半岛的老挝、柬埔寨、暹罗和缅甸人则信佛深深下不了死手,唯有朝鲜人在这方面最为适当。

  朝鲜人看守战俘营,很快就能让那些包头佬明白到世间险恶,神也救不得他们,唯有乖乖做人!

  不会是一昧强压,华人长官们会让包头佬做他们的宗教事务,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会让他们饿着肚子但不会饿死,在条文规定之内,哪怕是朝鲜人也不能轻易挥舞棒子。

  但要是触犯条文,朝鲜人的棒子就大显神威,分分钟让战俘们明白必须服从战俘营的条文!

  万多人的战俘营,也是秩序良好,战俘们老老实实。

  三天后,一小队穿着整齐制服的包头佬护送着一位衣着光鲜的包头佬大人物入营,这显然不是来当战俘,因为还有华人高级军官伴随他们,那个包头佬大人物与他们是分庭抗礼,而且他的护卫配戴武器,不可能战俘有武器入营。

  他遭遇的是战俘们的白眼,白眼嗖嗖如刀,尽往那个大人物身上招呼。

  倒没有口水,如果吐口水的话,看守们会用棒子教会他们必须讲卫生!

  来者正是宰卜达尼城前守将伊萨夫,他现在升官了,别人得称呼他为伊萨夫帕夏!

  “帕夏”这个官职是东南国封的,因为包头佬们都喜欢这个名称,因此东南国特地设立了诸如“苏丹”、“埃米尔”、“帕夏”等的官职名号,当然,“苏丹”这个帽子只有颜常武戴得上了。

  比较强壮的俘虏们被集中起来,看伊萨夫帕夏神气活现地在台上表演,先由一个骨瘦如柴的高个子来发言,那是帕夏的属官,然后伊萨夫帕夏说话,他以傲慢的口吻宣示要给战俘们一个选择,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原来这位大人想在俘虏营里征召炮灰,组建新的皇协军!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