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7节 舆论准备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由,起兵反明。

  万历年间,在萨尔浒一战,老野猪皮大破明军,得沈阳改名为盛京,自此崛起。

  之后北虏与明朝战争不断,明军虽然英勇抵抗,但屡战屡败,在关外的地盘不断地缩小,到现在关外只得数座孤城。

  连年的战败导致关外成为汉人的地狱,汉人妻离子散,沦为奴隶,家财被抢,生命遇害。

  北虏之祸,罄竹难书!

  待到黄台吉登位,多次绕过明宁远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北,攻城掠地的同时就是大肆抢劫,坏事做尽!

  单是在济南,因遇强烈抵抗,清军屠杀了十万以上的百姓,山东巡抚宋学朱和济南参政邓谦战死。

  济南战后,清军押着俘鲁王并城内所有的明宗室藩王,并投降的山东境内文官武将,再加上掠夺的几十万大明百姓,几百万的金银,珍玩珠宝粮食书籍离开。

  ……

  连载中对于大明,明褒暗贬,赞扬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和我大明一朝“不纳贡,不和亲,不投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对明军英勇无畏、始终抵抗到底的精神大力表彰。

  参与对北虏作战的李成梁、李如松、杜松、周敦吉、秦邦屏、陈策、童仲癸、戚金、赵率教等等纷纷上榜,渐为人知。

  暗中则引人深思,为什么大明有那么多英勇的将士,却总是打败仗?以致于城市难保,子民流离失所,

  连载中没有说明原因。

  写到北虏,极力抹黑,突出他们的野蛮落后和穷凶极恶,他们为祸北方,万一打到南方来,则生灵涂炭,再过不得今天的快活日子。

  事虏!

  为奴!

  我骄傲的天朝子民,岂可容忍!

  ……

  长篇连载写得活泼生动,乃东南府动用了许多人力合写,这项工作在三年前就开始进行了,定名为《大明英烈传》!

  而且有许多都是轶事趣闻方式,吸引读者追棒。

  东南府花出了一大笔银子,请了各处的说书先生,广泛地宣传《大明英烈传》!

  日讲夜讲,广为人知,南方民众越来越清楚到北方发生的事情,明白到一旦北虏入关南下,则汉祀难保。

  所以,就要团结起来,力拒北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出路在何方?

  东南府!

  东南府很早之前就认清了北虏的真面目,向明宁远锦输送钱粮和军火、药材等,每年都有十万两银子的支出。

  同时派出火枪部队,和明军一起抵挡北虏,曾经射杀了北虏大酋岳托!(这一次东南府承认了)

  在宣传《大明英烈传》的同时,《东南日报》也大力往明朝皇室贴金,狂赞崇祯皇帝是位好皇帝,他勤于政事,关心子民,对于北虏是不屈不挠地与他们作斗争。

  还有诸位贤王,如流寇李自成围开封,就蕃开封的周王出家财助战,李自成不能攻克开封,丧尽天良,决黄河水淹开封,方可破城。

  还有历代蜀王,以诗书传家,身为王者,却讲义气,与人为善,满室书香,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介绍这些王爷,夹带着私货,例如这位金华王朱由产,关心属地子民,节俭守礼……该位王爷正是颜大少的又一个岳父。

  其实非常的平庸,但架不住东南府拼命地吹棒他呀,于是大明的子民们亦就认识了他是何许人也。

  ……

  东南府的舆论准备充足,花费资金不少,各地官府都开绿灯放行,民众也皆喜闻乐见。

  但亦有不河蟹的声音传来。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