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聚餐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街”的商户已经联合起来抵制他们。

  每家只肯限量供货给他们,而且价格也商量好了,没人再肯落价。

  所以京城的货想要供应不出问题可就难了。

  他着急的是,得赶紧找个新的市场进货。

  可惜“十三行”货色单调,新出来的“夜市”又只是零售买卖,还真没能代替这里的。

  实在不行,就只能付佣金找外埠商人帮忙代买了,这样都比直接从“高第街”买划算。

  “力本儿”跟着附和,说现在“高第街”的商户随着买卖繁荣,已经不怎么把他们当回事了。

  跟他们谈买卖太费劲,这是认钱不认人,一点不念交情了。

  正因为如此,当他认识了刚从乡镇服装厂辞职的“阿昌”之后,才会想到要自己办工厂,好直接掌握货源。

  但和他们两个不一样,“阿花”却又是站在“高第街”商户们的角度考虑的。

  她委婉地相劝,说其实这些商家也有他们的难处。

  现在税收严了,管理费高了,房租也贵了,甚至就连走私都没以前容易了,大家的成本负担重,想涨涨价儿在所难免。

  可“大宝”和“力本儿”俩人脾气急吧,还认死理,把价钱卡得太死。

  她试着帮忙调解过几次,乡亲们都怪她偏向京城人,她也就不好再管了。

  结果正因为这种根本的利害矛盾实在难以化解,情况才会越来越恶化,弄成这个样子。

  要照她看,想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得大家都让一步。

  和气才能生财嘛,如果洪衍武这个大老板愿意出面谈,她愿意再舍一次面子。

  就这样,几个人通过不同角度的讲述,大致拼凑出了整个事情的始末。

  然后就都眼巴巴瞅着洪衍武,等他来做决定。

  不过说真的,洪衍武心里却觉着有点好笑。

  因为这事表面上和他虽然没什么关系,可实际上他才是始作俑者。

  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原有的历史的发展轨迹,才会惹出来这样的麻烦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别忘了,当初他带人来花城时候是1981年年底。

  那时候“高第街”开张没多久,这个市场也并不出名,往来的客商都是周边的人。

  商户们单笔做成的最大买卖,不过是数百件的货,上千元的金额而已。

  哪儿有像他们这样组团前来,动辄几万块的交易,动用火车皮往京城运货的大商家啊?

  而且他们采购商品,还是通过“服装夜市”面对整个京城来销售的。

  所以说句实话,像这样具有雄厚资本实力,需求量持续又稳定的购买方,与当时的商业环境完全不匹配啊。

  宛如一个鱼塘钻进来一头史前巨兽一样,是压根就不应该在这个年代出现的经济怪物。

  像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月需求量,几乎一下能占到整条“高第街”月销量的五成。

  只要谈成了他们的买卖,任何商户一下就能卖断货、吃个饱,那这帮人还能不红眼吗?

  他们这些京城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高第街”所有商户竞相讨好的最大主顾,没有之一。

  而由于初期的商户们缺乏商业经验,为了拉拢客户也没有什么招数。

  那除了请吃请喝,就是竞相杀价呗。

  于是洪衍武他们这帮人便宜可就占大了。

  几乎所有“高第街”的人都在围绕着他们忙和,进货成本轻而易举就压到了最低,甚至还有人主动送货上门推销的。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