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节麻烦来了_列强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缫丝厂的辉煌才刚刚开始,虽然斧头帮扩张和鲜茧收购挤压王韶手中大部份资金,王韶还是咬牙再投入缫丝厂二十万两,明年继昌隆缫丝厂将扩大为二千台丝车的规模。

  和平洋行这次对生丝的定级,环球时报给予了大幅版面报道,和平洋行可是自家老板,自然要卖力吹捧,环球时报把这次生丝定级当成中国生丝出口划时代大事,此举不但可以将生丝出口价格提高,更可以使中国生丝产业更上一层楼,农户、丝商、朝廷都得到好处,利国利民。

  环球时报的报道,让不少丝商恍然大悟,原来机器缫丝中所含的利润,比单纯收购生丝利润还要高,原本一些嘲笑过继昌隆缫丝厂的丝商也纷纷准备投资缫丝厂,一时之间,上海各大洋行迎来了不少丝商购买蒸汽机和丝车的订单,倒是让各大洋行惊喜了一次。

  对于这点,王韶并不担心,以现在上海生丝出口规模,如果将长三角手工丝全部改成机器缫丝,至少需要二至三万台丝车,如今除了继昌隆将丝车扩大到二千台,顾丰盛五百台、张恒和二百五十台、陈裕昌二百五十台外,其余丝商加起来订购的丝车也不到一千台,离几万台还差得远,不过,明年的鲜茧收购就不会是继昌隆一家独享。

  让王韶高兴的是,刘墉终于放下他自己开设的恒顺丝径行,来上海投奔王韶来了,对于刘墉的到来,王韶比缫丝厂一个月赚了十一万两银子还高兴。

  王韶手中有很多计划,比如说纺织厂、面粉厂、银行等等,最好还能有钢铁厂、机器厂、轮船厂……

  虽然这些很困难,但他必须要在起事之前将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壮大,在王韶看来,满清其实不是问题,若太平天国不内讧,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如今加上他这个处心积虑的造反者,满清不垮没有天理。

  壮大自己的经济力量,除了为起事攒下牢固基础外,还有另一层用意,王韶担心的是列强对自己的干涉。历史上,小刀会起义时,列强虽然开始保持中立,最后还是加入到了围剿小刀会当中去,如果换成他起事,谁知道列强会怎么想,又会不会干涉?此时列强对中国的土地暂时没有过多要求,他们更想要的是经济利益,如果和自己合神作书吧能得到更多的金钱,列强要干涉也会考虑再三。

  要做这么多事,人才最为重要,可惜斧头帮人数虽多,却找不出一个精通生意的人才,王韶以火月为笔名在报纸上刊登大国崛起系列文章后,也有人慕名而来,可惜来的多是夸夸其谈的书生,一说起做生意就如同受到了污辱,王韶只能将之放弃。

  如今刘塘终于舍得放下自己的那间小丝行来投,王韶当然高兴万分,缫丝厂有梅鸿吉管理,自然用不上刘墉,银行之事刘墉完全不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