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节军火_列强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心态下,吴健彰对于英国人的态度就可想而知,基本有求必应,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先给九名衙役定下死罪,对印度人和缫丝厂的赔付也很快到位。

  对于吴健彰重新代理上海道台之事,阿礼国也非常满意,在他看来,吴健彰对大英帝国友好的,看在吴健彰的面子上,他下令撤回了封锁吴淞口的军舰,这让两江总督陆建瀛松了一口气,更加坚定了息事宁人的决心。

  青浦案才过去一年,又来了一起缫丝厂案,道光此时病体越发沉重,他根本没有精力进行处理,朝中大臣都将目光放在储位竞争上,谁也没有精力关注上海数千亩荒地之内的事务,最后道光还是再点耆英神作书吧为钦差赴江南处理此事。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耆英神作书吧为朝廷钦差,几乎参与了所有对外条约的签订,这些条约无一不是丧权辱国,从耆英担任钦差那一刻起,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决意向英国人求和,答应英国人所有条件了。

  得出这个结论,凡心中稍有自尊之人都有些不是滋味,疆域万里,拥兵百万,一直是天朝上国的中原,在面对区区蛮夷时,为什么只能一让再让?

  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少人心中已有模模糊糊的念头,经过缫丝厂事件,念头越发清晰起来,联想到以前环球时报刊登的大国崛起事例,他们又重新翻阅起来,有人似有所得,有人更加茫然。

  似有所得也好,更加茫然也好,环球日报的销量再次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依托四海镖局的便利,环球日报已经通行南方各省,发行量突破五万份,不但影响力大增,而且自身也实际了盈利,再也不用王韶掏钱补贴。

  针对这次事件,王韶再次以火月为笔名发表评论文章,文章无情的揭露了中国已经全面落后洋人的事实,指出朝廷如果再不变革图强,开放民间种种限制,允许民间采矿挖矿,大力发展经济,并淘汰旧有军队,编练新军等种种措施,中国迟早会象印度一样,成为洋人的殖民地,任由洋人予取予求。

  “哼,好大的口气,这个火月是什么人,竟然敢对朝政如此指点?”陆建瀛刚刚受到朝中下旨痛批,又看到报纸上王韶的评论,顿时火冒三丈。

  “大人,这个火月就是写大国崛起的那个人?”

  大国崛起系列,陆建瀛自然也看过,本来他对于这个如此了解外国的火月还很看重,如今却印像大坏,好在他不知道火月与缫丝厂关系,否则更会气得一个半死:“原来如此,不过是一个大言之徒。”

  对于这篇评论,官员想法大多和陆建瀛一样,认为是民间狂妄之徒大言,并没有多加理会,一些稍有见识之人却认为文章所写也不无道理,对于这个火月更是好奇,火月的名声更上一层,

  请收藏:https://m.wwscd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